首页

冰时代iceera

时间:2025-05-29 19:02:43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22143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前驻华外交官:中巴经济走廊彰显共建“一带一路”活力 | 世界观

从2019年夏日呼第一次来到呼和浩特,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回过加拿大。“起初只想待8个月,但发现我真的很喜欢呼和浩特,所以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年多。”夏日呼说。

总体平稳!2024年前8月主要经济数据发布,一图速览→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致辞时表示,工联会已连续11年在港举办爱国主义电影放映活动,至今共放映900多场,观众达20万人次。今年的电影巡映活动将放映一系列国产优秀电影逾40场,他期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国产优秀电影进入香港社区和校园,让香港青少年群体更直观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王毅谈中俄关系的“五个始终”

走进钟祥,不论餐厅饭店或是百姓人家,餐桌上常有米茶、葛粉。钟祥盛产稻米,以大米为原料的米茶被称为“钟祥四宝”之一。“家家户户都喝米茶。”鞠兰英老人说,夏天时,当地人喜爱把米茶放凉再吃,用来消暑降温。

习言道|中国和法国长期以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

“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上述专家指出,应完善相关机制,协同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

中新教育丨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

  徐克谦:从中国哲学的观念来看,万事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人类社会亦如此。在过往,西方文化中的某些精神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有其历史使命,但其某些缺陷和内在矛盾,也会导致走向衰落,这是一种历史必然性。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同西方哲学基于单线进化论所设想出的“历史的终结”不同,我们认为历史没有终点,只会在盛衰兴替中循环反复,不断前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